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
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
临风一长啸,乱以归来篇。
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
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
临风一长啸,乱以归来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庐山的一次独特体验,通过与古代高士陶渊明的精神交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点明了时间跨度,诗人虽生于千年之后,却能与千年前的高士为友,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连接。接着“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在高士传中独树一帜,体现了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认可。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描述了诗人偶然间发现一块陶公醉石,仿佛是陶渊明曾经休息的地方,这种发现让诗人感到惊喜且充满想象。接下来“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岩壑古朴,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乔木遮天蔽日,泉水横流,动静结合,生动而富有诗意。紧接着“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这里的美景足以让人忘却年龄,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山崖边建屋居住,举杯向流水致意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临风一长啸,乱以归来篇”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他长啸一声,似乎在与自然对话,随后以一首诗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精神的追慕,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