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閤烧香正寂寥,忽看结客过衡茅。
溪山有味真堪乐,松竹无心肯绝交。
老树枕流倾社瓮,凉风吹月上山殽。
浮梁饮散各归去,夜静水明摇柳梢。
闭閤烧香正寂寥,忽看结客过衡茅。
溪山有味真堪乐,松竹无心肯绝交。
老树枕流倾社瓮,凉风吹月上山殽。
浮梁饮散各归去,夜静水明摇柳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闭閤烧香正寂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随后“忽看结客过衡茅”则引入了生机与热闹,展现了友情的温暖。接下来的“溪山有味真堪乐,松竹无心肯绝交”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寓意着心灵的契合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老树枕流倾社瓮,凉风吹月上山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老树、流水、凉风、明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瞬间的捕捉。最后,“浮梁饮散各归去,夜静水明摇柳梢”以淡淡的笔触收尾,既表达了聚会结束后的各自离散,又通过“夜静水明摇柳梢”的景象,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珍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春江沉沉雨声歇,布帆十丈明于雪。
迢递青山江树稀,送汝扁舟向姑蔑。
姑蔑城头花未齐,偃王庙里鴂初啼。
高滩水落舴艋急,潭黑龙眠云雾迷。
千峰万峰月出际,倚楼思君读书处。
读书蚤已破三坟,出语春雷轰九地。
莫将草色怨王孙,莫道无人日倚门。
定知见橘怀来早,香扑高堂春酒樽。
怪松矫飞腾,诡异献百伎。
遗落此空山,阅世几兴替。
下有陈人坟,岁月不可记。
高标拉苍旻,卑枝插黄地。
横梁驾春霓,或洞豁双柱。
宛辟仙人扉,抟斗潜虬戏。
龙骨蜕□岈,霜剥蛇鳞碎。
盘拿攫风云,屈曲孰陶铸。
朗月堕天风,明珠颔中据。
缅怀古昔人,树此历千祀。
既捐孤生悲,永谢秦封事。
渊藏琥珀深,阴连女萝翳。
顾余丘壑姿,偃蹇惭肖似。
愿言结绸缪,重申后彫志。
瀑水来天上,奔流入大荒。
氤氲元气合,澎湃海波长。
暝落明河影,晴交白日光。
星源穷有穴,崙岭倏移方。
润谷千林湿,空音九夏凉。
五峰喧漱石,三峡动飞梁。
入涧悬猿绝,穿云度鸟妨。
玉垂风不断,珠散雨俱扬。
逖引禅心吸,甘分客味尝。
无因修净社,终日坐相忘。
远望滩将至,俄惊水渐鸣。
船奔如逸马,楫击起游鲸。
暗石寒傍闪,前山眩远迎。
溅涛常至颊,逐鸟自怡情。
去急风加劲,翻阴日半明。
傍观俱失色,独坐只闻声。
势自难中息,舟谁可并行。
眼轻千里近,心渺五潮平。
定力惟孤舵,旁扶藉众撑。
乐从险处得,惊向顺中生。
滩尽重回首,长嗟事倖成。
至敬弗仪,大道易饬。在朝维臣,在野维客。
臣道足恭,客情乐托。岸帽为贤,争席为适。
明明我侯,厌彼局束。驾言出郊,以坦心腹。
勿弛于仪,曷彰休德。郭巾偶折,慕之成俗。
事异并传,孟可比郭。亦有畏威,免冠昭责。
免既为恭,落亦何失。哂此细人,从羁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