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书剑感飘零,今日相逢水上萍。
折柬相招来旧雨,衔杯无语怅晨星。
才如曲逆贫非病,人是次公醉亦醒。
此别为君操左券,应从千佛列名经。
七年书剑感飘零,今日相逢水上萍。
折柬相招来旧雨,衔杯无语怅晨星。
才如曲逆贫非病,人是次公醉亦醒。
此别为君操左券,应从千佛列名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诗《荐阶茂才小饮北郭园赠诗,和原韵四首(其四)》表达了诗人多年漂泊的感慨以及与友人重逢的复杂心情。首句“七年书剑感飘零”描绘了诗人过去七年的艰辛生涯,以书剑自比,流露出孤独与沧桑之感。次句“今日相逢水上萍”以水上浮萍比喻偶然的相遇,暗示命运多舛。
“折柬相招来旧雨”写诗人热情邀请老朋友相聚,如同久雨后的晴天,期待着旧友情谊的滋润。“衔杯无语怅晨星”则描绘了聚会时的静默与落寞,即使举杯共饮,心中仍充满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才如曲逆贫非病,人是次公醉亦醒”两句,诗人自比为战国时期的贤者孟尝君田文(曲逆),虽贫困但才德出众,又以次公(晋人潘岳)自况,即使醉酒也能保持清醒,显示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境遇的坦然。
最后两句“此别为君操左券,应从千佛列名经”表达诗人对未来分别的预感,将友谊比作握有决定命运的筹码,希望这份情谊能在佛经中留下永恒的名字,寓意深厚,寄托了对友谊长存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春入风流别乘家,满园桃李掞春华。
殷勤为我倾醇酎,要看庭前百树花。
何处珍丛最早开,海云山茗合江梅。
忽传诗帅邀肤使,不用歌姬侍宴杯。
晓艳鲜明同绮靡,晚妆清淡奉徘徊。
此时文酒风流事,岂似临江放荡来。
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
缚竹为瓦安得完,往往稀间过霜雪。
母氏癯然由暑热,喘卧十日遽死诀。
至斯极矣其予乎,每辄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逢赦却上沙市船。
饱闻荆江西江恶,举家性命实可怜。
馀生休论饭不足,今费君王岳祠禄。
母氏弃我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
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
瘦妻稚子姑团栾,此叟堆灰未穷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