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大路兮,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为之范我驰驱,今天下车同轨;
登斯堂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尚一乃心力,有志者事竟成。
遵大路兮,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为之范我驰驱,今天下车同轨;
登斯堂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尚一乃心力,有志者事竟成。
这首诗出自清末思想家严复之手,名为《武昌铁路学校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遵大路兮,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开篇以“大路”象征着知识与真理的道路,无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南方还是北方,都应遵循这条道路,追求智慧的光芒。
“为之范我驰驱,今天下车同轨”,这里强调了统一与规范的重要性。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需要有共同的标准和规则,就如同车轨一样,只有同轨才能顺畅前行。这不仅是对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对个人行为准则的期许。
“登斯堂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斯堂”指的是学习的场所,通过“切磋琢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学习过程中的深入探讨与自我提升。如同工匠对待材料一般,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雕琢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更加完善。
“尔尚一乃心力,有志者事竟成”,最后两句直抒胸臆,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只有集中全部的心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对学子们寄予的厚望,也是对所有追求进步之人的勉励。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严复对教育的重视,也蕴含了他对个人成长的深刻见解,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与进步。
朔风号枯林,吹寒入肌髓。
江湖客影孤,况复怀万里。
白战不持铁,何以破愁垒。
惟有无功乡,岁暮足可恃。
良朋邀我游,瓦盘列山卉。
轧轧鸣珠泉,滟滟浮翠蚁。
初疑变气候,渐觉忘我尔。
一觞复一觞,颓然两衰齿。
桓桓诸少年,互爵方未已。
虽醉不敢哗,谐谈亦书史。
所以柴桑翁,浊醪有妙理。
我渴梦西泠,攀条嚼冰蕊。
醒来步虚廊,天空月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