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酒凄凉独夜杯,灯花双穗向谁开?
天边雁阵飞难到,海上龙旗去不回!
旅榇久抛吴地草,孤儿遥泣岭头梅。
侧身西望湖湘远,空有人传将相才!
柏酒凄凉独夜杯,灯花双穗向谁开?
天边雁阵飞难到,海上龙旗去不回!
旅榇久抛吴地草,孤儿遥泣岭头梅。
侧身西望湖湘远,空有人传将相才!
这首诗《除夕》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饮酒,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孤独、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柏酒凄凉独夜杯,灯花双穗向谁开?”以“柏酒”象征着岁末的节日气氛,但“凄凉”二字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灯花的“双穗”本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找不到向谁开启这份喜悦的人,暗示了诗人与亲人的分离。
颔联“天边雁阵飞难到,海上龙旗去不回!”通过雁阵和龙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雁阵虽能南来北往,但无法抵达诗人所在之地;海上的龙旗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但已远离诗人,无法为他带来慰藉。
颈联“旅榇久抛吴地草,孤儿遥泣岭头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长久地远离家乡,亲人坟墓上长满了野草,而远方的孩子在梅树下哭泣,这既是对亡故亲人的哀悼,也是对孤儿的同情。
尾联“侧身西望湖湘远,空有人传将相才!”诗人站在西望的方向,尽管心怀将相之才,却只能面对遥远的距离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里的“空有人传将相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