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
大药不误人,九还得驻颜。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
薤露望晨晞,那能复盘桓。
大运一以去,临期但长叹。
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
大药不误人,九还得驻颜。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
薤露望晨晞,那能复盘桓。
大运一以去,临期但长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罗浮杂咏》中的第五首。诗中借古代炼丹术士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引用了葛洪(字稚川)的故事,他远赴勾漏山寻求长生不老之丹。这不仅引出了炼丹术的主题,也暗示了对追求永恒与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
接着,“大药不误人,九还得驻颜”表明了对炼丹术的肯定态度,认为它能够帮助人们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这里“大药”指的就是长生不老的丹药,“九”可能是指九转还丹,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概念。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则转向对仕途的反思。诗人认为,官场之路虽然充满诱惑和利益(“膻”字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污浊),但内心深处并不感到满足或安宁。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薤露望晨晞,那能复盘桓”中“薤露”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短暂的生命。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愿在官场中停留,希望能够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最后,“大运一以去,临期但长叹”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意识到,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法挽回,面对即将到来的岁月流逝,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炼丹术的故事引出对人生、官场和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永恒、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共治清淮北面州,何言分袂帐夷犹。
君还南阙双龙下,我驻东方千骑头。
未落林花延别醑,无穷堤草伴行舟。
怀人愬月劳劳意,自此相牵更倚楼。
几信南风转曙乌,殿栏归思结丹涂。
曳朱恩借鱼须笏,假节人同虎刻符。
裳綵亲闱称雅寿,弩兰乡县壮前驱。
飞霜郡阁遗文丽,更得韩陵共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