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儒官闲适的生活场景。他身处清静如僧舍的居室,悠闲地躺在北窗下,支着枕头仰望星空,享受午后的宁静。偶尔能品尝到美酒,醉后还会提笔抒发秋日的感慨。诗人自嘲懒散可能是真实的,但他并不以此为病,反而觉得贫穷并非困扰。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流水,期待有共鸣的知音。诗中流露出对钟鸣鼎食与山林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认同,认为人生本性各异,各有其道。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心境和对生活哲理思考的诗篇。
岩岩岱宗山,道远不可即。
悠悠黄河水,源深杳莫测。
至人抱玄道,高浚与之则。
我欲往从之,瞻忽徒役役。
安得纵壑鳞,愿插凌风翼。
沿流载穷源,登峰一造极。
夫君抱幽尚,生此圣哲乡。
清晖方被物,旭日升扶桑。
岂不念远道,努力及青阳。
况复际清时,肃肃宜高翔。
龙马出荣水,凤鸟鸣周冈。
千载文明瑞,愿言扬耿光。
溪洞有馀险,播村扼南夷。
径小石齿交,树古藤脚垂。
乱竹无人伐,槁折何离披。
林杪天一窍,云密不得窥。
举步即胁息,间关风磴危。
日夕未出隘,我仆皆告疲。
嗟尔戍守人,创残百战遗。
馀生亦何幸,际此明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