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东千岩出,参差半天气葱郁。
禹昔不返南巡车,越人交口说遗迹。
日往月来三千春,宫有龙瑞洞阳明。
搜深陟危辨旧穴,讹以传讹终难寻。
荒山一片老风雨,徘徊问山山无语。
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
谁能为起马迁死,指点当时所探何处是。
浙江之东千岩出,参差半天气葱郁。
禹昔不返南巡车,越人交口说遗迹。
日往月来三千春,宫有龙瑞洞阳明。
搜深陟危辨旧穴,讹以传讹终难寻。
荒山一片老风雨,徘徊问山山无语。
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
谁能为起马迁死,指点当时所探何处是。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东部群山峻岭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大禹传说的追溯。诗人赵汝燧通过"千岩出"和"半天葱郁"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生机。他提及禹南巡未归的古老传说,以及越人对此的口耳相传,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神秘感。
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日往月来三千春",龙瑞洞和洞阳明的宫阙似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搜深陟危辨旧穴"变得困难,原有的遗迹被误解和遗忘,难以追寻。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沉思相结合,"荒山一片老风雨"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有人能像司马迁那样揭示历史真相,指出大禹当年探索的具体地点,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渴望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历史韵味。
昨日风寒枯木折,今日五更霜似雪。
河伯泉仙惊怪言,冻杀深潭三足鳖。
南海一平行大舆,五尺之冰千古无。
珊瑚树死日色薄,老翁破冻叉僵鱼。
凤凰不出鸲鹆语,秃鹙飞啼血如雨。
驼马交驰入不毛,兜鍪不惮饥寒苦。
豺狼夹道狐兔骄,白草万里蛮烟焦。
纷纷赤子在炮炙,三士何缘争二桃。
君不见江南古客颇痴懒,养得一双青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