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
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
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
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
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
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
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清幽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风生崖木响”以风吹动山崖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生动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的“霭散洞门宽”则写云雾散去,岩洞显得更为开阔,暗示着探索未知的神秘感。
“幽径盘危入”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深入山腹,险峻而引人入胜。诗人通过“青天一面看”,表达了登高望远时的开阔视野和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冬季僧侣也会感到温暖宁静(“三冬僧定煖”),而游客即使在五月也能感受到清凉(“五月客游寒”)。
最后两句“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即使技艺再高超的画家,也难以将这如梦如幻的山岩之美完全描绘出来。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淡山岩的壮丽与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