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与诸君涤虑洗心,有如此水;
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望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
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与诸君涤虑洗心,有如此水;
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望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
此联出自清代沈葆桢为福州船政局天后宫所撰,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宏大的视野。
上联“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描绘了大地掌控着瓯吴之地,而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这里的“大江东去”借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下联“与诸君涤虑洗心,有如此水”,则将自然界的江水比喻为人内心的洗涤,鼓励人们通过反思与净化心灵,追求道德的高尚与精神的纯净。这里的“如此水”既指眼前的江水,也暗喻着内在的道德准则与外在的自然法则之间的和谐统一。
接着,“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这一部分赞美了神灵对于家庭伦理的重视,强调了孝顺与友爱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美德贯穿古今,坚定不移。孝友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最后,“望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表达了对未来世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秉持正直的品德,践行正确的道路,无愧于先人的教诲和自己的良心。这句话体现了对后世子孙的深远关怀,以及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修养、家族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哲学议题,体现了沈葆桢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与教育家的深厚人文情怀。
题诗客子鬓如银,壁上题诗墨尚新。
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
行行出西郊,稍觉嚣尘远。
风景既已殊,硗确颇忘倦。
南安古雄州,今亦壮哉县。
九日一佳景,居然在郊甸。
地高瞰川原,林杪露堂殿。
晋朝松百章,存者才一见。
岁月不我留,寒暑几更变。
当年秦隐君,轩冕非所羡。
间关剡溪来,至此获胜践。
结庐巢其巅,穴石为之砚。
城市不到足,公卿罕窥面。
邂逅有至交,相从情缱绻。
缅怀兴元年,致位在台铉。
扶持公道开,不绝几如线。
一言才见疏,斥逐遽遭谴。
天教流落馀,乃遂山林愿。
当年筑室处,遗址了难辨。
独有高士峰,千载猿鹤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