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
《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chéngtiānyuànqīngliángxuā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qīngliángyuèyóujìngkōng

guānzhūjìngjìnxīnréntóng

sēngqīnméibáitáohuāyìngzhúhóng

tǎngláixúnzhǎnshǒujiāfēng

翻译
菩萨所照耀的清凉月,行走在无边的空寂中。
我观察到所有景象,内心与古人的智慧相通。
僧人的头发已斑白,沾染在眉毛上,桃花的红艳映衬着翠竹。
如果有人来寻找祖师的教诲,他们的手势仿佛展现出家族的传统风格。
注释
菩萨:佛教中的尊称,指具有慈悲和智慧的修行者。
毕竟空:佛教术语,表示一切法无自性,空无常住。
我观:观察,指个人的见解或理解。
古人同:与古人的思想观念一致。
僧发:僧人的头发。
侵眉白:斑白的眉毛。
桃花映竹:桃花与竹子相映成趣。
傥来:偶然,临时。
祖意:祖师的教诲或理念。
展手:挥手,这里可能象征传授或示意。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格或风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诗中以“菩萨清凉月”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轮明净的月亮,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凉智慧。"游于毕竟空"则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抵达真理境界的追求。诗人观察周遭环境,感叹“我观诸境尽”,认为自己的心境与古代圣贤相通。

接下来,他通过描绘僧人的白眉和桃花映照下的红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最后两句“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内心深处的祖意,以及在修行中展现出的那种自然、质朴的家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禅境的领悟和个人修行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和禅意之美。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琴月轩诗卷

幽人独坐敞华亭,霁宇无尘河汉横。

窗纸渐明知月上,琴丝微冷觉秋生。

霜凝碧树乌三绕,露下苍苔鹤一鸣。

更得梅花相慰藉,闻香三弄不胜清。

(0)

题驺虞图

阳翟山前洛水滨,驺虞瑞世自惊人。

珠玑落纸矜能赋,金碧争辉看写真。

猛气折冲风淅沥,素毛抖擞雪精神。

适来拜赐端门下,他日披观胜凤麟。

(0)

无题五首·其三

愁来情绪恶,锦瑟只閒抛。

一任朱弦绝,何劳凤嘴胶。

(0)

谒微子祠

朝登微子岭,上有微子祠。

我来拜堂下,升堂瞻圣仪。

三人俨相向,衣冠肖古时。

嗟此崇黎地,何以知祀兹。

好德本彝性,公议孰掩之。

林木交荫翳,冈峦互参差。

泉脉且甘冽,周道通四驰。

我欲告邑人,好刻铜盘词。

(0)

华清池

幸蜀殃根在一身,香囊忍委马嵬尘。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

(0)

宿紫阳观次韵故人辛好礼题壁三首·其一

偶然来此问丹砂,坐听松风到日斜。

满地白羊都化石,一声黄鹤又还家。

铁炉火暖煨山药,石鼎茶香试井花。

壁上旧题皆过客,多留姓字后人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