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休复颂齐纨,蕉叶精新举世传。
更爱四明来处异,可量三伏用时便。
已无酷暑侵肌骨,肯放青蝇触几筵。
因藉仁风慰黎庶,宁知不及古人贤。
团团休复颂齐纨,蕉叶精新举世传。
更爱四明来处异,可量三伏用时便。
已无酷暑侵肌骨,肯放青蝇触几筵。
因藉仁风慰黎庶,宁知不及古人贤。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夏日的景象,诗人赞美齐纨(古代女性名)制作的蕉叶扇传世其精致与新颖。通过四明山的特异之处,诗人表达了对炎热夏季即将到来的准备,以及在酷暑中寻得清凉之便。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舒适,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慰藉,体现了仁风泽被黎民的美德。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古人贤德的追念与自愧不如。
诗中运用了“团团”来形容蕉叶扇的精致和完整,“举世传”则强调了其制作之精良远播。四明山作为背景,不仅提供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自然环境,更承载着对夏日避暑的期待。“可量三伏用时便”透露出诗人对于炎热夏季来临前的准备与适应。
“已无酷暑侵肌骨,肯放青蝇触几筵”则描绘出在炎夏中寻得清凉后的惬意生活,连小动物也不再躲避,而是自由自在地穿梭。最后两句,“因藉仁风慰黎庶,宁知不及古人贤。”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民造福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古圣先贤无法企及的敬仰之情。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物质享受、精神慰藉与道德追求于一体的抒情小品,展示了诗人在夏日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仁政美德的向往。
声教空岩穴,夫君集帝庭。
辞华动丹扆,光价塞青冥。
俊德争推毂,荣涂易建瓴。
陆离寒水玉,磊落曙天星。
得丧谁先识,艰虞困屡经。
蹉跎渥洼足,漂泊凤凰翎。
粉署疏恩纪,甘棠寄典刑。
仁风思布沪,疲俗待绥宁。
贱子良多愧,余光每乞灵。
题名聊士版,占籍备民丁。
种种颠毛白,萧萧垄柏青。
陌头瞻皂盖,独立涕飘零。
华堂选形胜,地直异之隅。
主人心絜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如。
琴棋间壶觞,赋咏杂歌呼。
民间既羲皇,席上宜华胥。
每思就一醉,幸无官守拘。
奈何三千里,风埃与泥涂。
□茫冻雨来,入夜势增急。
纵横挟春风,飘洒相喷吸。
败窗端见欺,遽有万点入。
先生伏经编,眼冷倍昏涩。
夜分僮仆倦,跂倚厌久立。
灯火为溟濛,诗书亦沾湿。
夫群储善价,示售不愔悒。
物华迎霁新,佳赏时将及。
囷中秫几何,营酿须汲汲。
上圣固天纵,英艺皆绝伦。
时乘万几闲,翰动如有神。
用之当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颁及群下,络绎来中宸。
毰毸灵凤翔,郁怒虬龙振。
清若四海秋,熙如天下春。
愚臣士芥微,亦受雨露均。
愿推赐书意,直以古义陈。
士本学先生,所求谊与仁。
农当服稼穑,昏作甽亩勤。
百工备用器,不治刺绣文。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人和衣食丰,天庆殊祥臻。
皇心正在此,非以能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