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独控去何乡,广额方唇双耳长。
魁士名人有弗屑,搥仁提义正奚妨。
散关令遇元经著,脩内司成宝像装。
千古画图皆省识,谁云良贾善深藏。
青牛独控去何乡,广额方唇双耳长。
魁士名人有弗屑,搥仁提义正奚妨。
散关令遇元经著,脩内司成宝像装。
千古画图皆省识,谁云良贾善深藏。
此诗《题宋绣老子青牛图》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青牛图景。诗中以“青牛”为切入点,展开对道家哲学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表现的赞美。
首句“青牛独控去何乡”,以“青牛”作为主角,展现其独自驾驭的神秘旅程,引人遐想其行踪与目的地。接着,“广额方唇双耳长”细致描绘了青牛的外貌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形象感。
“魁士名人有弗屑,搥仁提义正奚妨”两句,通过对比魁士名人的不屑与青牛的坚持,强调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即使不被理解或接受,也应坚守信念。
“散关令遇元经著,脩内司成宝像装”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散关之遇与元经的记载,以及脩内司的宝像装潢,象征着青牛图背后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最后,“千古画图皆省识,谁云良贾善深藏”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赞赏,认为它不仅是一幅画,更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智慧,如同良贾一般,善于深藏不露,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青牛图的艺术描绘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弘历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夙闻塔山胜,筇枝拄朝暾。
陟巘四五重,一径万绿繁。
曲涧清可鉴,琮琤鸣云根。
阳坡敞古寺,传有唐梅存。
寺北恣幽讨,风磴藤萝扪。
两石相倚薄,中虚成一门。
小憩群鼓勇,复讶怪石蹲。
偃盖二丈余,独不藉坤元。
下劣通人行,颓势尤惊魂。
斑驳呈众色,片片云霞痕。
拾级体欲疲,两亭倏高骞。
晴岚生杖底,近峰皆儿孙。
荆豫及吴山,黛色如缭垣。
义水带其趾,点缀桑麻村。
应接无暇日,徙倚澹忘言。
所见过所闻,烂漫倾芳樽。
禹穴空濛濛,溟渤恣遐瞩。
携手蒲帆前,潇洒阅朓朒。
天风吹紫涛,扶桑朝一沐。
人生辕下驹,局蹐二毛秃。
此行既超越,所遇尽敦笃。
故人气谊真,此道托空谷。
石溜蕉花红,渚白菖蒲绿。
客中看客归,胡以慰幽独。
养亲三亩园,定省疏半菽。
寄君双羽翰,中心若转毂。
淼淼江云驰,片片归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