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人心高似天,谁知造化五行偏。
贪心欲享千年寿,立意徒劳万顷田。
做到尚书思阁老,既为皇帝望升仙。
荣华富贵皆前定,惟愿儿孙世代贤。
惟有人心高似天,谁知造化五行偏。
贪心欲享千年寿,立意徒劳万顷田。
做到尚书思阁老,既为皇帝望升仙。
荣华富贵皆前定,惟愿儿孙世代贤。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宿命之间的关系。首句“惟有人心高似天”,以人心比作天空,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接着,“谁知造化五行偏”一句,引入了自然哲学的概念,暗示着世间万物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偏重,人亦不能例外。
“贪心欲享千年寿,立意徒劳万顷田”两句,通过对比贪图长寿与辛勤耕作,揭示了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徒劳无功。一方面,人们可能过于执着于长寿的追求,忽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辛勤劳作虽能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若缺乏精神的滋养,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做到尚书思阁老,既为皇帝望升仙”则进一步阐述了权力与地位的追求。在古代社会,尚书和阁老是高官,皇帝更是权力的顶峰,但诗人指出,即便达到了这些高位,仍可能对更高级别的权力有所向往,这种无止境的追求往往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和不满足。
最后,“荣华富贵皆前定,惟愿儿孙世代贤”表达了对人生结局的淡然态度和对后代的期许。诗人认为,荣华富贵都是命运预先安排好的,而他所希望的是子孙后代能够品德高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追求与宿命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现实意义。
宦海浮踪聚萍叶,与君同踏并门雪。
未经识面心先倾,吏事诗才信双绝。
忽闻剥啄喜过访,出晤那妨屐齿折。
袖中示我诗一编,墨藻飞腾讵磨灭。
韩苏大笔极奇矫,硬句盘空臂鹰掣。
我诗肮脏百不工,十载愁吟鬓丝缬。
围炉促膝谈夜深,万瓦霜华感骚屑。
卷中风木吞声多,梦里梨云过眼瞥。
平生甘苦应自知,除却高歌更何说。
送君明日上长安,安有诗肠转轮铁。
人间不筑黄金台,天上不修白玉楼。
腹中文字半磨灭,化为酒气成糟丘。
我欲死埋其侧生与之游,不醉亦醉不愁亦愁。
光阴一掷几千载,吾将老死无春秋。
不知人间天上,何处可以长居而久留。
愿假东来鹤,为我西飞招子由。
茫茫江汉表,荡月乘虚舟。
江汉滔滔去何驶,汝驾长风好来此。
一杯涤尽胸中尘,共卧糟丘万古春。
四更山月落,星光淡原野。
仆夫恃谙练,驱驴出道左。
昏黑望前林,明白顾后火。
行行阻深涧,对岸高砐硪。
鸡鸣知逼村,覛路无一可。
路旁似有人,呼之乃树也。
蹇驴啮径草,我稳山辎坐。
此时脱遇盗,倾刻当无我。
东岭透朝霞,西岭烟雾锁。
四顾默无言,一身万峰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