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咏张群内阁》
《无题.咏张群内阁》全文
清 / 陈寅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

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题·咏张群内阁》,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学者陈寅恪所作。诗中以梦境和情感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通过描绘舟中思绪与文人情怀,展现了对张群内阁的隐晦评述。

首句“舟中怅望梦难寻”,诗人身处舟中,心中充满迷茫与失落,难以寻觅到现实与梦境的交汇点。接下来,“绣被焚香夜夜心”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往事的追忆。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两句,借用了汉武帝刘彻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暗指张群内阁可能涉及的复杂政治背景和权力斗争。武帝的宏大规划象征着朝廷的决策,而文君的幽怨则暗示了潜在的不满或悲剧。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青女象征时光流逝,红楼则可能指代宫廷或官邸,雨中的隔阂和寒冷寓言了现实的冷酷无情。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人事变迁。

最后,“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他用千万纸笔也无法完全倾诉心中的相思之情,对内阁内部的微妙动态感到困惑和沉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融入个人情感,对张群内阁进行了含蓄而深刻的评价,体现了陈寅恪作为学者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寅恪

陈寅恪
朝代: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猜你喜欢

题倪元镇画

琴床书几一尘无,散发云林不受呼。

清閟阁中宾客尽,时因遗墨见倪迂。

(0)

胡学士在北京闻予病寄诗慰问次韵奉酬·其四

头白目昏过五十,不禁四体病交攻。

君恩未有涓埃报,却怪书来感叹同。

(0)

送袁止安太常受诰后还馀干·其三

萧散浮云流水踪,少年湖海与君同。

岂知黄鹤楼前别,又向苍龙阙下逢。

圭组有时还暇逸,琴书随意共从容。

无应俱傍西江住,独自蒲帆趁北风。

(0)

试院偶题·其二

三代宾兴法尚存,每因取士叹斯文。

近来眼病无聊甚,岂复能空冀北群。

(0)

送郑履顺·其一

病卧思亲友,几人能见过。

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

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

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

(0)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六

无专本无尤,无作自无愧。

心超万化表,迹混人群内。

卑卑流俗语,懒问亦懒对。

有时或出门,独抚霜中桧。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