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出云雨,其上多古松。
但观郁苍苍,莫记植者功。
众鸟不敢栖,恐是跋地龙。
回影拂金瓦,疏枝吟天风。
翠华有时来,绮绣交玲珑。
吾闻泰山植,耻受秦人封。
物巨宜有灵,时清多幸逢。
培植不厌厚,乾坤固无穷。
层城出云雨,其上多古松。
但观郁苍苍,莫记植者功。
众鸟不敢栖,恐是跋地龙。
回影拂金瓦,疏枝吟天风。
翠华有时来,绮绣交玲珑。
吾闻泰山植,耻受秦人封。
物巨宜有灵,时清多幸逢。
培植不厌厚,乾坤固无穷。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西苑观太液莲圆殿古松及进冰者各记以诗(其二)》描绘了深藏云雨之中的古老松树,它们郁郁葱葱,虽无栽种者姓名可记,却自显威严。松树之高,连众鸟都不敢轻易栖息,仿佛有跋地龙般的气势。松影在金瓦上摇曳,疏枝在天风中低吟,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
诗中提到翠华(古代帝王仪仗)偶尔回顾,映衬着宫殿的华丽精致,与古松形成对比。诗人提及泰山之松,意在表达对不受秦人封赏的高尚情操的敬仰。他认为,这样的巨木应有灵性,而在太平盛世得以幸存。最后,诗人强调无论树木如何繁茂,天地间仍有无尽的可能,寓意人应不断培植滋养,顺应自然与天地的广大无垠。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松的风貌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盛世气象的赞美。
何时始移根,今日已映坐。
沐露欲五寸,出草先几个。
林深带宿润,湑湑垂白唾。
欣然千丈意,郁勃不可挫。
我无定居地,此计恐成蹉。
他年欲待阴,日月当已过。
桑麻要生养,文字迫寒饿。
柳传未可学,泛书真足课。
如何抱空疏,矧复习痴惰。
嗜饮此山水,五岁饱高卧。
君看重来时,风雨夜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