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书事》
《冬日书事》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昨夜新霜著瓦乾,西园梧叶尽飞翻。

楚乡原野长青草,泽国风云只薄寒。

梅蕊半含空有待,菊丛已过似无言。

杖藜引望仍搔首,羡尔鸣鸿整羽翰。

(0)
注释
昨夜:指昨晚。
新霜:刚下的霜。
瓦乾:屋顶结霜后变得干燥。
西园:西边的园子。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楚乡:古代泛指南方地区。
原野:广阔的田野。
长青草:常绿的草。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风云:天气现象,这里指气候。
薄寒:轻微的寒冷。
梅蕊:梅花的花蕊。
空有待:有所期待。
菊丛:菊花丛。
无言:沉默不语。
杖藜:藜杖,拐杖。
引望:引领目光远望。
搔首:挠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鸣鸿:雁鸟。
整羽翰:整理羽毛,准备飞翔。
翻译
昨晚的新霜覆盖了屋顶,西园的梧桐叶纷纷落下。
楚地的田野上长满了常青草,水乡的天气只有微寒。
梅花的花蕊半开半闭,似乎在等待什么,菊花丛中已经过了盛开期,默默无语。
我拄着藜杖远望,忍不住频频挠头,羡慕那雁群整理羽毛准备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至初冬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某些特定时刻与事物的独特情感。开篇“昨夜新霜著瓦乾”表明天气已经转凉,白昼后的第一场霜冻已经悄然降临,给予人们一种深秋即将过去、冬日不远的感觉。而“西园梧叶尽飞翻”则是对景象的一个细腻描写,显示出大自然在季节更迭中的动态变化。

接下来的“楚乡原野长青草,泽国风云只薄寒”,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绿色与淡漠的寒意,展现了南北方气候差异带给人的感受。这里的“楚乡”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楚地,即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那里的冬日相较温和,草木依旧郁郁葱葱,而“泽国”则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冬天已经来临,寒风在空中游走。

接着,“梅蕊半含空有待,菊丛已过似无言”,诗人通过梅花与菊花的不同状态,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失落感。梅花尚未盛开,只露出一点点花蕾,让人感到一种期待中的静谧。而菊花则已经过了花期,看似无言,却也透露着一份淡定与平和。

最后,“杖藜引望仍搔首,羡尔鸣鸿整羽翰”,诗人通过自己手持藜草(一种野生植物)遥望天际的鸿雁,表达出对自由飞翔事物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羡尔”即是羡慕,诗人心中对那些能够自由飞翔的鸟类充满了羡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在初冬时节静观自然、内省自我的情怀。诗人的笔触既有对寒冷季节的描述,也有对生命与自由的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冬日画面。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登雨花台

天花何日雨,台下见长干。

塞色卢龙古,江声白鹭寒。

双林云更落,六代柳俱残。

祇有谈经石,苍苍绕法坛。

(0)

盛仲交苍润轩

钟阜山南访隐沦,荫窗修竹四无邻。

馆开招隐烟霞古,园为閒居笔札新。

三径每期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飘飘知尔淩云气,老作公车奏赋人。

(0)

广陵怀古二十首·其五召伯埭

谢公镇广陵,甘棠人勿剪。

君见东山云,何似召伯堰。

(0)

文德承吴孝父王省夫吴虎臣过斋中小集得东字

客馆过从少,情亲有数公。

关西推任侠,江左得词雄。

禅友天都旧,诗人淮海穷。

高谈疑稷下,深隐似墙东。

舞剑琴书侧,衔杯薜荔中。

箧馀经策在,囊愧酒钱空。

花气时时醉,莺声处处同。

山阳即此地,共作灌园翁。

(0)

过汤阴谒岳忠武庙

遥指汤阴路,西寻鄂国居。

行云犹惨淡,征马尽踌躇。

逆虏兵曾炽,中原愤未除。

旄头南落日,鼓角北征馀。

谋国奸先蠹,和戎策已疏。

黄龙期痛饮,丹诏促归与。

草染苌弘血,霜飞乐毅书。

皇天不可问,烈士竟何如。

力尽朱仙镇,魂随二帝车。

山河留壮气,不敢泣欷歔。

(0)

送吴约卿四首·其四

别离日已远,江流悲客心。

在近恩易洽,在远思弥深。

高足岂不策,赫奕人所钦。

于昔凛威棱,丰泽沛自今。

所贵崇令德,鼎足力可任。

鹍鹏志万里,焉能计飞沉。

扶摇以为期,矫翼青山岑。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