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此日清溪侣,何处深潭应浅陂。
流水放歌还胜事,春风击棹更童儿。
不辞海上神仙酒,亦有山中野老诗。
万里羊裘虽自得,等闲不羡钓鱼矶。
忽闻此日清溪侣,何处深潭应浅陂。
流水放歌还胜事,春风击棹更童儿。
不辞海上神仙酒,亦有山中野老诗。
万里羊裘虽自得,等闲不羡钓鱼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忽闻此日清溪侣”,仿佛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处清幽的溪流,引人入胜。接着,“何处深潭应浅陂”则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流水放歌还胜事,春风击棹更童儿”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流水潺潺,诗人放声歌唱,似乎比任何事情都更令人愉悦;春风拂面,诗人划船前行,孩童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画面。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与自然亲近的乐趣远超世俗之事。
“不辞海上神仙酒,亦有山中野老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论是海上的仙酒还是山中的野老诗,都是他追求的精神食粮。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万里羊裘虽自得,等闲不羡钓鱼矶”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万里羊裘象征着诗人的独立与自由,他虽然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并不羡慕那些追求名利、拘泥于世俗的人。这种态度,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