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服亦既成,舞雩偕童冠。
及门各言志,圣有与点叹。
古来贤豪士,出身当世难。
晚节尤难持,百里九十半。
幼安老依辽,孔明卒扶汉。
泉石岂本怀,风云要长算。
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
宁诮狂夫狂,毋为漫叟漫。
春服亦既成,舞雩偕童冠。
及门各言志,圣有与点叹。
古来贤豪士,出身当世难。
晚节尤难持,百里九十半。
幼安老依辽,孔明卒扶汉。
泉石岂本怀,风云要长算。
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
宁诮狂夫狂,毋为漫叟漫。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杂诗(其四)》描绘了春天里穿着新衣,与孩童们一同前往舞雩台的情景。诗中通过孔子赞赏曾点的故事,引出对古代贤能之士在乱世中坚守理想、晚节愈坚的感慨。诗人以“幼安老依辽”和“孔明卒扶汉”为例,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仍怀抱大志,不改初衷的决心。他以“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寄托对黎明到来的期盼,最后以自嘲的方式,表示宁愿被人嘲笑狂放,也不愿随波逐流,显得个性鲜明,立场坚定。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