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高情公子,得真隐、信悠哉。
占上下壶天,中间隙地,凿破莓苔。
移将鉴湖寒影,放微风、滟滟翠奁开。
便有一番荷芰,都无半点尘埃。夜深明月晃闲阶。
不负小亭台。尽罗袖盛香,碧筒吸露,一洗胸怀。
红莲故家幕府,看新诗、题咏满南斋。
好听萧萧风雨,老夫从此须来。
渺高情公子,得真隐、信悠哉。
占上下壶天,中间隙地,凿破莓苔。
移将鉴湖寒影,放微风、滟滟翠奁开。
便有一番荷芰,都无半点尘埃。夜深明月晃闲阶。
不负小亭台。尽罗袖盛香,碧筒吸露,一洗胸怀。
红莲故家幕府,看新诗、题咏满南斋。
好听萧萧风雨,老夫从此须来。
这首元代白朴的《木兰花慢》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高士形象。诗人以"渺高情公子"起笔,赞美其高尚的情操和真实的隐逸生活。他居住在天地间的壶天隙地,周围是青苔覆盖的环境,却凿破了这宁静,引入鉴湖的寒影,让微风轻轻吹动,仿佛打开了翠绿色的奁盒,展现出一片洁净无尘的荷塘景色。
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台阶,与小亭台相映成趣。诗人在此享受着清雅的生活,用罗袖盛香,碧筒品露,洗涤心灵。他身处莲花盛开的家园,南斋上满是友人题咏的新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期待在风雨声中聆听佳作,表示自己愿意常常来访,享受这份宁静与诗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斯楼为蜀国关键,慨兵燹倾颓,人物凋谢,数十年满目荒凉,遗风顿竭,溯渊云墨妙、李杜才奇、轼辙名高,久经宇宙山川,沧桑千古;
此地是锦江要会,爱舟樯上下,烟浪萦回,几多士同心结构,胜地重开,想石室英储、岷峨秀毓,江汉灵炳,且看栋梁桢干,砥柱中流。
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生佛未分时,灵光独耀。
不落闻见,不随色声。
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
直饶棒头取證,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
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
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
八字打开去也,耀古腾今活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
后事喜乖初,劳生拟何禀。
思山有藏市,愿起或成寝。
交声违本心,叹恨只愈甚。
听君东堂言,去计非苒荏。
外危速官谤,内迫将母稔。
不能效飞鸿,为悔比拾沈。
寒乡有旧隐,粳稌岁充廪。
及此挂吾冠,逍遥适衾衽。
咨余方问舍,期就指冬凛。
相邀林野娱,高咏略宋沈。
闽蛮忽煽虐,白刃万胸椹。
惊奔托城闉,默若鱼在椮。
问君归来信,延伫久才审。
亟闻漕台公,推待过流品。
縻留不许退,谗口亦旋噤。古人制行藏,缓走不为?。
况今群盗炽,岩谷岂安枕。
秋风又开菊,庭砌铺故锦。
江鲈鲙丝肥,蔬果具丰稔。
相思东堂远,努力文字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