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巫觋舞婆娑,四壁碑题罩薛萝。
循吏传开名领袖,寝丘封古庙嵯峨。
生前遇合樊姬笑,死后悲欢优孟歌。
惜问贪廉何计得,芍陂千顷自澄波。
三时巫觋舞婆娑,四壁碑题罩薛萝。
循吏传开名领袖,寝丘封古庙嵯峨。
生前遇合樊姬笑,死后悲欢优孟歌。
惜问贪廉何计得,芍陂千顷自澄波。
这首诗描绘了孙叔敖祠堂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纪念。首句“三时巫觋舞婆娑”描绘了祠堂中巫觋在不同时段进行祭祀舞蹈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庄重的氛围。接着“四壁碑题罩薛萝”则展现了祠堂内墙壁上覆盖着藤蔓的石碑,记录着过往的历史与故事。
“循吏传开名领袖,寝丘封古庙嵯峨”两句赞美了孙叔敖作为贤能官员的领导地位,以及他死后被尊为神灵,庙宇巍峨壮观。接下来“生前遇合樊姬笑,死后悲欢优孟歌”通过对比生前的快乐与死后的哀乐,进一步强调了孙叔敖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惜问贪廉何计得,芍陂千顷自澄波”表达了对如何实现廉洁政治的深思,以芍陂(古代水利工程)的清澈比喻清廉的政治环境,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孙叔敖治水功绩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对孙叔敖祠堂的描绘,既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蕴含了对社会治理和道德风尚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