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献公称祖,妻以康子谥夫。
何必议郎博士,千秋万岁称呼。
孙以献公称祖,妻以康子谥夫。
何必议郎博士,千秋万岁称呼。
这是一首写于宋代的诗歌,由刘克庄所作。这首诗探讨了家庭伦理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古人对于家族尊卑和学术成就的重视。
孙以献公称祖:这里“孙”指的是儿子或孙子的意思,“献公”则是对已故先辈的一种尊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家风的传承,子孙能够尊奉自己的祖先为高贵的身份,这在当时社会是一种荣耀。
妻以康子谥夫:“妻”指的是女性角色,“康子”则是对已故丈夫的一种美好称呼。古代中国有谥法,即根据死者的生平行为给予一定的称号。这里强调了妻子的尊重与哀悼丈夫,体现了家庭中夫妇关系的和谐。
何必议郎博士:诗人提问,如果已经能够在家族内部获得这样的尊崇,为何还需要外界的认可,比如“议郎”、“博士”等官职或学衔?这是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一种质疑。
千秋万岁称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传颂和永恒赞誉的追求。即使是简单的家族尊崇,也能让个人的名字流传千古,获得不朽的声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家庭内外两种评价体系,展现了个人与社会、家族与国家之间微妙的关联,以及人们对于永恒价值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