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
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
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
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
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景的画面。开篇“杯行将半,月来犹未”,酒宴正当酣畅之际,月光渐渐洒落,但尚未到达高潮。"潇洒水亭无暑"则描绘出一个清凉宜人的水边亭子,没有夏日的炎热,只有秋风带来的舒爽。
接着“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诗人在清冷的夜晚,与几位朋友相聚于一处栏杆旁,共同欣赏着如同冰雪般纯洁和荷花般脱俗的景致。这里的“似语”可能指的是他们之间无需多言,便能领略到自然之美。
诗人随后转向雄伟的边塞台上和文雅的游乐台上,"咫尺红云容与"展现了他对这两种截然不同景象的欣赏。"咫尺"是古代的一种量具,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诗人想要尽收眼底的广阔天地和壮丽的云海。
最后,“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描绘出大自然在深秋之际赋予诗人的感受。天风轻拂,带来了秋意,而诗人正在享受着划船于湖面上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将边塞的雄伟与游乐的文雅、深秋的寒冷与荷花的清丽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领悟。
文王久不出,贤士如土贱。
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
谢庄初起恰花晴,强侍红筵不避觥。
久断杯盂华盖喜,忽闻歌吹谷神惊。
䙰褷正重新开柳,呫嗫难通乍啭莺。
犹有僧虔多蜜炬,不辞相伴到天明。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馀。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竹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恨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