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浮江发剑南,夕阳船尾每相衔。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
忆昔浮江发剑南,夕阳船尾每相衔。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忆昔》,通过回忆过往在长江上漂泊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忆昔浮江发剑南”,以“忆昔”二字领起,点明了追忆的主题,从剑南之地出发,乘船顺江而下。接下来的“夕阳船尾每相衔”描绘了江面日暮时分,船只相连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两句,通过写在楠木树荫下的高寺和红荔季节选择山岩过夜,展现了旅途中的探索与自然景色的美丽,流露出诗人对宁静与文化的向往。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则描绘了舟行经过峡谷时的民俗活动,以及江边热闹的场景,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的热烈气氛。
最后,“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程的感慨,虽然往事如烟,但沿途的风尘仆仆仍留在衣衫上,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舟行的经历,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融入了人文风情,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歇雨随云归,兴游乘日斜。
人绝喧林鸟,风过乱渚荷。
热甚天造凉,物乐园为家。
水虫出复没,草树覆更遮。
时形各流见,心意徒纷拿。
讲习期已倦,知生微一涯。
怆念故乡事,夺杀无时无。
书辞独云乐,子语岂有他。
悬灯照思颜,墙上生昔邪。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
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