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句矛头频淅米,老颜花下且摊裈。
三年病饱禾花瘴,八口粮赊牛尾瘟。
穷自讨天酬骏骨,饥难掘地种膻根。
银蟾一显河山影,识得虾蟆不是冤。
险句矛头频淅米,老颜花下且摊裈。
三年病饱禾花瘴,八口粮赊牛尾瘟。
穷自讨天酬骏骨,饥难掘地种膻根。
银蟾一显河山影,识得虾蟆不是冤。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广遣兴五十八首》中的第二十首,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首句“险句矛头频淅米”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像是在险恶环境中艰难求生,连煮饭都显得辛苦。次句“老颜花下且摊裈”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年迈体衰,却还得在花下晾晒衣裤,生活困顿。
接下来的两句“三年病饱禾花瘴,八口粮赊牛尾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长期患病,家境贫寒,连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无法保障的境况。他虽身处逆境,却仍试图通过辛勤劳动(“穷自讨天酬骏骨”)来改变命运,即使饥饿难耐,也未放弃希望。
最后两句“银蟾一显河山影,识得虾蟆不是冤”寓言深刻,以月光下的山河投影比喻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表达对现实困境的清醒认识,同时也暗示了对不公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像虾蟆那样被误解,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艰辛,又流露出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
何物吴陵叟。尽平生、诙谐游戏,英雄屠狗。
寒夜萧条闻击筑,败叶满庭飞走。
令四座、欷歔良久。
说到后庭商女曲,怅白门、寂寂乌啼柳。
天付与,悬河口。可怜飘泊宁南后。
记强侯、接天樯橹,横江刁斗。
亡国岂知逢叔宝,世事尽销醇酒。
叹满目、烂羊僚友。
心识怀光原未反,但恩雠、将相谁知否。
少平勃,黄金寿。
千秋文藻今谁在,吴郎自吟萧瑟。
剩月空窄,哀湍泻地,万事总成陈迹。网罗载籍。
叹破冢陊墙,断烟横碧。
寂寞名山,啾啾风雨鬼神泣。
心知摇落久矣,溯当年人物,谁更能知。
晋宋衣冠,齐梁祠庙,鸟去鸟来山色。西神片石。
料曾风诸公,风流裙屐。来者为谁,怅然怀古昔。
绿沉沉。倚珠帘十二,蝶梦护轻阴。
名士无多,美人不再,芳树啼上春禽。
更何处、香霏绮阁,只一番、浓睡怯寒衾。
桃李漫山,嫣然一笑,雾縠云襟。
应恨杜陵无句,算石湖能赋,玉局曾吟。
舞罢添娇,酒消留艳,清泪弹到更深。
又斜隔、银灯微月,悄无人、移影荡柔心。
最是相思万种,弄玉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