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琼枝趁早开,岭南岭北自徘徊。
花知腊尽冲寒放,人爱春先踏冻来。
令我罗浮增旧梦,凭君邮驿寄新梅。
但教肯漏消和息,不愁东风唤不回。
为访琼枝趁早开,岭南岭北自徘徊。
花知腊尽冲寒放,人爱春先踏冻来。
令我罗浮增旧梦,凭君邮驿寄新梅。
但教肯漏消和息,不愁东风唤不回。
这首《探梅》诗,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描绘了诗人探访梅花的情景与心境。
首句“为访琼枝趁早开”,诗人为了寻找那如玉般晶莹剔透的梅花,不惜早早启程,展现了对梅花的深深向往与热爱。接着,“岭南岭北自徘徊”,在岭南与岭北之间,诗人独自游走,表达了寻梅过程中的孤独与执着。
“花知腊尽冲寒放,人爱春先踏冻来。”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生命,说梅花知道冬天即将过去,便勇敢地冲破严寒开放;而人们则在春天来临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踏着冰冻的土地前来欣赏。这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也赞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令我罗浮增旧梦,凭君邮驿寄新梅。”诗人提到自己曾有过关于梅花的梦境,现在又因探访梅花而使这些梦境更加深刻。同时,他希望友人通过邮驿传递新的梅花消息,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最后,“但教肯漏消和息,不愁东风唤不回。”诗人坚信,只要梅花能够持续绽放,就不怕春风的到来,将再次唤醒它们的生命力。这句话既是对梅花生命力的赞颂,也是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日君同里闾,杖履数相过。
靡为不吾咨,有唱必君和。
春风南陌游,炎月北窗卧。
贪从德义乐,不觉岁月破。
而君宦游者,动足落羁锁。
襄城虽近邑,去局有重坐。
子来诚独难,我往义当果。时天雨方霁,绿树垂■■。
策马望城郭,青山映烟火。
解衣尘虑清,垂箔月华堕。
怜君九品贱,志尚勇不挫。
乃云曹事简,经史日自课。
出诗且百篇,语法就平妥。
相别不满岁,美誉亦已播。
顾惭糠秕姿,几不见扬簸。
投章匪云报,亦用警庸懦。
湖心点点生圆荷,黄花白花满晴波。
环堤客树垂婆娑,鱼沉鹭矫各自得。
人生不乐其谓何,南塘过尽西溪绿。
上下名园依小曲,相君从容来赏瞩。
不驱大旆事喧闹,直解扁舟作幽独。
幕中宾从才且良,酒酣落笔摛文章,珠联璧叠争炜煌。
政成礼息无一事,明日复此醉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