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春点点梅绽,山亭一角,残梦红罗谱。
认醉墨盈笺,玉壶曾赋。
傍林小筑,餐霞旧隐,鹧鸪声里归来,半村烟雨。
惯笑摘、青黄荐芳醑。
秘文检校在手,隔叶芸香,涴衣微露。
东壁近、藜光深宵明处。
逝波愁竭,危烽惨照,画中晼晚楼台,可怜焦土。
漾寒绿、苕溪自终古。
向此休问,剩迹苔莎,未灰缃素。
换短劫、华鬘乱尘步。倚斜阳、谁见岸柳参差舞。
商调引、小阮哀弦诉。雁飞无轸孤云暮。
酿春点点梅绽,山亭一角,残梦红罗谱。
认醉墨盈笺,玉壶曾赋。
傍林小筑,餐霞旧隐,鹧鸪声里归来,半村烟雨。
惯笑摘、青黄荐芳醑。
秘文检校在手,隔叶芸香,涴衣微露。
东壁近、藜光深宵明处。
逝波愁竭,危烽惨照,画中晼晚楼台,可怜焦土。
漾寒绿、苕溪自终古。
向此休问,剩迹苔莎,未灰缃素。
换短劫、华鬘乱尘步。倚斜阳、谁见岸柳参差舞。
商调引、小阮哀弦诉。雁飞无轸孤云暮。
这首《夜半乐》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词的开篇“酿春点点梅绽”,以梅花的绽放象征春天的到来,点点梅花如同春酒般醇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山亭一角,残梦红罗谱”描绘了山亭中的一角,残存的梦境与红色的罗帐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主人公心中未了的情愫。
“认醉墨盈笺,玉壶曾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回忆往昔的醉墨和玉壶中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傍林小筑,餐霞旧隐,鹧鸪声里归来”,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小筑之中,听着鹧鸪的啼鸣,主人公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惯笑摘、青黄荐芳醑”描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找快乐,品尝着青黄相间的美酒,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然而,“秘文检校在手,隔叶芸香,涴衣微露”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仿佛是在阅读着一些秘密的文字,香气与污渍并存,暗示着内心的复杂情感。
“东壁近、藜光深宵明处”则将画面拉回到夜晚,东壁上的藜火在深夜中明亮,为黑暗的夜晚带来一丝温暖。然而,“逝波愁竭,危烽惨照,画中晼晚楼台,可怜焦土”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楼台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漾寒绿、苕溪自终古”将视线转向苕溪,绿水在寒冷中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永恒的故事。最后,“向此休问,剩迹苔莎,未灰缃素。换短劫、华鬘乱尘步。倚斜阳、谁见岸柳参差舞。商调引、小阮哀弦诉。雁飞无轸孤云暮”则以斜阳下的岸柳、哀怨的琴声和孤独的雁群,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凄美与哀愁,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感慨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以及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