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俚歌行》
《俚歌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杨柳迢迢霏路尘,俚歌嘈哳催芳辰。

白狼河水随春尽,燕子飞来傍路人。

观者环墙钱散雨,博兴小儿击节舞。

自言琅琊大道家,弟及九龄兄十五。

去年年荒家道亏,阿娘阿爷常忍饥。

五月离家未归去,愿得乐土共餔糜。

家住博兴陈户店,到此侨居大属餍。

多钱博得爷娘欢,侵早出门暮还念。

我从客岁来潍阳,骤闻此语心徬徨。

世间那有不根草,道上谁家年少郎。

(0)
鉴赏

这首《俚歌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诗中以杨柳、白狼河、燕子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俚歌的嘈杂与生活的艰辛,营造出一种既平凡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首句“杨柳迢迢霏路尘”描绘了春天里杨柳轻拂、道路蒙尘的景象,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萌芽。接着,“俚歌嘈哳催芳辰”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闹而略显喧嚣的场景,俚歌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活的紧迫感。

“白狼河水随春尽,燕子飞来傍路人”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燕子的回归,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循环的主题。河水随着春天的结束而逐渐平静,燕子则在路人的身旁飞舞,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

接下来,“观者环墙钱散雨,博兴小儿击节舞”描绘了一群孩子在墙边玩耍的场景,他们击节舞蹈,笑声飞扬,展现出儿童的纯真与快乐。这种场景与前文的艰辛形成对比,凸显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自言琅琊大道家,弟及九龄兄十五”两句则引入了家庭的概念,通过兄弟年龄的差异,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成长的过程。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

“去年年荒家道亏,阿娘阿爷常忍饥”揭示了过去一年的艰难岁月,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忍受饥饿,体现了生活的不易和家庭的责任感。

“五月离家未归去,愿得乐土共餔糜”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即使是在困境中,人们仍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家住博兴陈户店,到此侨居大属餍”描述了主人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通过“侨居”的概念,暗示了生活的流动性和平民的迁徙。

“多钱博得爷娘欢,侵早出门暮还念”表现了主人公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即便在忙碌和疲惫中,心中仍挂念着家人,体现了深厚的家庭责任感和对亲情的重视。

最后,“我从客岁来潍阳,骤闻此语心徬徨。世间那有不根草,道上谁家年少郎”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所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思考。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也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俚歌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和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再和·其二

几欲相寻出郭行,念君家雁不能鸣。

逢杯得醉常常事,渐老多慈种种情。

荏苒又闻寒食近,牵缠空作暮春惊。

祇应已入东风笑,愁思长于万里城。

(0)

邻老·其一

邻老今亡矣,谁犹辨短长。

隙驹沈迅影,石火掩孤光。

错寞悲新事,凄迷想旧狂。

朔风原上草,归梦见松霜。

(0)

题南华竹轩

不用山僧供帐迎,世间无此竹风清。

独拳一手支颐卧,偷眼看云生未生。

(0)

邛徕关

九折先驱叱驭行,此心岂是不思亲。

忠臣孝子元同道,可是王阳独爱身。

(0)

安仁寺

一洞寒云锁翠虬,水声长绕影边流。

令人坐忆南泉路,满目春山几万秋。

(0)

宫词·其六十

瑶津亭榭俯池塘,芬馥氤氲杂众芳。

永昼和风一披拂,近城分得禁园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