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病初愈,重返自然景物中的心境。开篇“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表达了诗人长期的病痛已告一段落,身心得到休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着,“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观赏庭院中的兰花来感悟。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幽香,这里可能寓意为诗人的情操和精神状态。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则是诗人静静地观察着花卉的繁盛,即便是在春风的吹拂下,也觉得有些许艰难。这里或许隐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写出了初生的鸟儿在树间歌唱,清澈的小溪因之泛起细小的波纹,这是对自然界中新生与活力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表达了诗人面对广博无垠的宇宙,对生命和存在的谜团感到困惑和敬畏之情。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景,万籁俱寂,只有微弱的松风声响,给人以深远的孤寂感。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游子、风流倜傥之士的怀念,以及对那份清新露水般心境的感慨。
最后,“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则是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在面对生命的短暂与不易时,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从对生命的珍视到对宇宙之谜的敬畏,再到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山水田园诗。
五更揽辔山路长,老大诵书声琅琅。
古人已死心则在,度越秦汉窥虞唐。
三更投枕窗月白,老夫哦诗声啧啧。
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
一代文章谁汝数,老不能闲真自苦。
君王虽赏于蔿于,无奈宫中须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