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造琴道士刘发云刘亦解致雷》
《赠造琴道士刘发云刘亦解致雷》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刘师携琴来,自言有术驱雷霆。

闻之冁然笑,人心未动谁为声。

阳居阴位阳行逆,日循阳度日数赢。

必尝凝聚乃奋击,不有降施谁升腾。

刘师携琴来,为我鼓,一再行。

若知雷霆起处起,便知音是人心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àoqíndàoshìliúyúnliújiězhìléi
sòng / wèilewēng

liúshīxiéqínláiyányǒushùléitíng

wénzhīchǎnránxiàorénxīnwèidòngshuíwèishēng

yángyīnwèiyángxíngxúnyángshùyíng

chángníngnǎifènyǒujiàngshīézhàshēngténg

liúshīxiéqínláiwèi

zàixíng
ruòzhīléitíngchù

便biànzhīyīnshìrénxīnshē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题为《赠造琴道士刘发云刘亦解致雷》。诗中,诗人以刘师携带琴来访并自述能以琴声驱雷霆作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神奇的音乐力量。诗人听闻此言后,微笑回应,暗示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外在的法术,而是源自人心。接下来,诗人通过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观念,解释了音乐如何影响自然界的雷霆变化,指出只有凝聚人心的力量才能引发激荡或升腾。

诗中两次提到“刘师携琴来,为我鼓”,表达了对刘师演奏的期待和对他技艺的认可。最后,诗人以“若知雷霆起处起,便知音是人心生”作结,强调了音乐与人心的紧密联系,认为真正的雷鸣之声源于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琴声探讨了人与自然、心与力的关系,展现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对艺术力量的赞美。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兴安谣二首·其二

七十二湾,七十二湾,山放船酌酒行且看。

大山峥嵘小山突,四面献秀应接不暇如飞蟠。

越天竺,吴灵岩,未可驾拟窥高寒。

请君试问奇男子,壮游万里何苦不一来兴安。

(0)

临江陆行十绝·其九

伐竹为梁架短溪,肩舆平步可东西。

不知云路仍多少,应过藤桥是到时。

(0)

宿草萍驿次林都宪见素题璧韵

四塞山岚一面当,肩舆虽稳不如航。

潦侵松径溪桥滑,日转霜林野店忙。

楚岫雁回秋漠漠,吴峰云净晚苍苍。

壮游万里皇恩布,归及春衫旧草堂。

(0)

附录桂坡左大参先生赠诗二首·其二

花甲重逢贺客都,无声诗意有声图。

我来亦效长生颂,重赋扁舟放五湖。

(0)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其八

巳具桐棺寻乐丘,不关荣辱任浮休。

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

(0)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其六

著书手段美犁锄,负郭腴田亦半芜。

只把心田付诸子,且耕且读自支吾。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