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三蔡邕》
《咏史·其三蔡邕》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百日慈明位上台,三朝何害历三台。

伯喈随逐金华盖,也为诸公衮衮来。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其三)》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陈普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蔡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与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

“百日慈明位上台”,开篇以“百日”形容蔡邕在高位上的短暂,暗示其命运多舛。“慈明”二字,既可指蔡邕的才华如明灯般照耀,也暗含其最终遭遇不幸的命运。“位上台”则点明了蔡邕曾居高位,但时间之短,令人感慨。

“三朝何害历三台”,“三朝”指蔡邕在不同朝代的多次起落,显示出其政治生涯的复杂与动荡。“三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指宰相之位,此处借指高位。此句通过“何害”一词,表达了对蔡邕虽历经多次官职变动,但并未受到实质损害的肯定态度。

“伯喈随逐金华盖,也为诸公衮衮来。”“伯喈”是蔡邕的字,这里引用以示尊称。此句将蔡邕比作跟随华丽车盖的随从,形象地描绘了他追随权贵、周旋于权力中心的形象。同时,“诸公衮衮来”则暗示了蔡邕在权力更迭中,始终围绕着那些掌握权力的人物,反映了其政治生涯中的复杂关系和角色转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蔡邕命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起伏与才华,也反映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命运与选择,以及权力更迭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陈普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寒鸦

雪暗荒郊急阵斜,墨痕点点有归鸦。

一天风冷书难草,几度霜侵鬓欲华。

曾否偕乌栖桕树,也应伴鹤守梅花。

何时日影昭阳带,消却严寒浴水涯。

(0)

见山

平原行久见山欣,况复初韶霁兖云。

漫说鲁齐青未了,请看天地白中分。

送来寒气迎朝辔,付与吟情寄夕曛。

我向登峰志舒啸,不同七十二朝君。

(0)

九松山歌

九松山上松盘觺,九松山下路祎隋。

几度揽辔过山下,兴至辄为留吟题。

千岩隐伏东南去,此地秀结神堂奇。

礀流淙淙兮,隔红尘之杂沓,孤峰倚天兮,萦青缭白而厜㕒。

群山皆童无气色,独如偓佺苍颜绿发垂丝丝。

精蓝数椽閒閒见,未至不知筑者谁。

是中疑有远公驻,法雨霏作莲花池。

复如香山社中会九老,无言恒写白傅诗。

吁嗟乎山川蕴郁有如此,何殊岱宗之麓华岳嵋。

意行所得契静悟,谷神语我停移时。

(0)

过彭泽

我行过彭泽,吊古心悠然。

寥寥千载上,相继惟二贤。

陶公昔宰邑,八旬赋归田。

易姓不复仕,甲子以纪年。

狄公在当时,忤旨来左迁。

一朝复唐祚,忠义白日悬。

二贤去不远,光价照简编。

岂无继承者,胡乃寂不传。

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难全。

题诗怀往躅,事业当勉旃。

(0)

瞻木轩并序

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

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

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

亭亭还自持,柔姿喜能强。

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

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

(0)

内阁五月莲花盛开和太子太保刘公韵二首·其二

天与灵姿绝代清,看渠直作水中英。

云端别有栽培地,江上空多采掇情。

总是丹青终属幻,未经题品若为荣。

他年自许归来乐,不结陶翁社里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