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觞新岁倍含情,却喜青山最近城。
草冻经台方起色,冰消剑壑不闻声。
客从楚国携春雪,妓按梁州送早莺。
莫讶频游题字少,古来吏隐本无名。
壶觞新岁倍含情,却喜青山最近城。
草冻经台方起色,冰消剑壑不闻声。
客从楚国携春雪,妓按梁州送早莺。
莫讶频游题字少,古来吏隐本无名。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初春与客集虎丘》描绘了新年之际,诗人与友人在虎丘相聚的场景。首句“壶觞新岁倍含情”表达了新春佳节饮酒言欢的浓厚情感,酒壶和杯盏中蕴含着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次句“却喜青山最近城”则写出城市近在咫尺的青山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亲近感。
第三句“草冻经台方起色”描绘了冬去春回,草木开始复苏,经台(可能指寺庙或官署前的平台)上的草丛在冰雪消融后展现出生机。第四句“冰消剑壑不闻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剑壑(地名或比喻险峻之地)的冰层融化,听不到往常的寂静,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第五、六句“客从楚国携春雪,妓按梁州送早莺”通过“春雪”和“早莺”两个意象,展现了客人从远方带来春天的信息,而歌妓弹奏的梁州曲调似乎提前迎来了早春的莺啼,营造出欢快的聚会氛围。
结尾两句“莫讶频游题字少,古来吏隐本无名”表达了诗人并不在意频繁的游玩和题字留名,因为自古以来,真正的隐士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声,他们更享受的是这种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恬淡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景色,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