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子初遭谤,云卿始被弹。
谅无曾母察,宁免郑人看。
积口销金易,伤心辩玉难。
倾危迷后诫,倚伏昧前端。
自不干丞相,何曾拜美官。
传经翻取累,辞邑岂怀安。
骑省淹三徙,鸰原慨独叹。
感时空岁月,行路屡波澜。
是木聊容散,非冰亦可寒。
蹐躬怜地厚,矫首望天宽。
域内穷悲阮,河阳拙谢潘。
从兹避机事,永托冥飞翰。
乐子初遭谤,云卿始被弹。
谅无曾母察,宁免郑人看。
积口销金易,伤心辩玉难。
倾危迷后诫,倚伏昧前端。
自不干丞相,何曾拜美官。
传经翻取累,辞邑岂怀安。
骑省淹三徙,鸰原慨独叹。
感时空岁月,行路屡波澜。
是木聊容散,非冰亦可寒。
蹐躬怜地厚,矫首望天宽。
域内穷悲阮,河阳拙谢潘。
从兹避机事,永托冥飞翰。
这首诗名为《被弹》,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全诗以“被弹”为题,反映了诗人面对诽谤与误解时的内心挣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联“乐子初遭谤,云卿始被弹”,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自己比作乐子、云卿,遭遇了诽谤与指责,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初入仕途便遭受不公待遇的情境。
颔联“谅无曾母察,宁免郑人看”,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白无辜却难以得到公正对待的无奈与悲哀。曾母察指的是曾参的母亲,因误信谣言而担忧儿子,最终导致曾参被冤枉。郑人看则指郑国的百姓,他们因听信谣言而对孔子产生误解。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颈联“积口销金易,伤心辩玉难”,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面对诽谤时的困境。积口销金,比喻诽谤之言容易传播,如同黄金般难以消除;伤心辩玉,意指辩解自己的清白却如同玉石般难以被人理解。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试图澄清事实却难以获得认同的艰难处境。
尾联“自不干丞相,何曾拜美官。传经翻取累,辞邑岂怀安”,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不求高官厚禄,但也不愿因此受到牵连的淡泊名利之心。传经取累,意味着传授知识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辞邑岂怀安,则表明放弃官职并非出于贪图安逸,而是为了远离是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