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喻道》。从诗的内容来看,它通过对古代秦皇、汉武帝的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事物无常以及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这两句通过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历史评价,反映出他们在位时的艰难与辛劳,以及他们在追求永恒与真理方面的执着。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帝王们的理解,即便是权势最大的统治者,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洗礼。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物质世界终将归于尘土的感慨。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三山”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境,但即便是这些被视为永恒不变的地方,也最终难逃塵化的命运。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这两句通过对沙漠与山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中生命力度过时间考验而依旧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永恒不变的一种敬畏。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长生”指的是追求长生不老,“仙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够延年益寿的灵果。这两句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获得永恒生命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对比,以及生死和时间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
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
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
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
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
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
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羃羃,拂棹影寥寥。
獭去愁无食,龙疑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
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
客间头最白,惆怅此离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