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明风淡橹柔和,红树村村逐望多。
笑指竹林曾宿处,遥携爱子抱琴过。
日明风淡橹柔和,红树村村逐望多。
笑指竹林曾宿处,遥携爱子抱琴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乡村访问场景。诗人吴与弼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重访友人传秉彝居所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明风淡橹柔和”,描绘了访问当日的天气景象: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船桨轻轻摇动,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后续的情境铺垫了基调。
次句“红树村村逐望多”,则将视线转向沿途的景色。红艳的树木点缀在村庄之间,随着行进的方向逐渐映入眼帘,不仅增添了色彩的对比,也暗示了旅程的延伸和探索的乐趣。
“笑指竹林曾宿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他笑着指向曾经住宿过的竹林,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旧地的怀念,也流露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遥携爱子抱琴过”描绘了诗人携子同行的场景,通过“遥携”二字,表现了行动的从容与情感的温暖。抱琴而行,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趣,也寓意着与友人共享音乐之乐,加深了彼此间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重访友人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瘦腰怯似柳枝柔。怕经秋。易经秋。
容易西风,吹恨上眉头。
谁惜近来憔悴甚,心似醉,一丝丝、绕乱愁。乱愁。
乱愁。数更筹。衾半兜。香半留。
梦也梦也,梦不到、旧日妆楼。
怪杀销魂,帘底月如钩。
照遍花前携手路,人去也,剩相思、泪暗流。
惜春葩,辞枝都向天涯。
只剩一片清阴,留取荫苔纱。
细忆去年初会,共低腰舞柳,倾国争誇。
被阮郎偷玩,婵娟纤影,人掩窗纱。
庭前过蝶,池边宿草,天际明霞。
憔悴楼头,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
丛丛桂叶,料素秋、香满邻家。
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云乱风斜。
澹白笼烟,抱花纤蝶迷无影。
晚凉庭院暗香浮,红鸭添银饼。幽咽蛩螀断井。
又絮语、夜来相警。半枕云垂,一帘月漾,秋痕销凝。
纨扇抛愁,年光负却双鱼赠。
谁传锦字向秋河,依旧云波冷。欲睡瞢腾还醒。
问归梦、恁时重准。银箭流壶,铜荷飘泪,清砧敲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