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歌·其五》
《悲歌·其五》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古风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

周流三十六洞天,洞中日月星辰联。

骑龙驾景游八极,轩辕弓剑无人识,东海青童寄消息。

(0)
注释
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仙:成仙,指修炼得道。
鼎湖:神话中的地方,与仙道有关。
周流:遍游,到处走动。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仙境。
日月星辰:自然界的天体,象征永恒和神秘。
八极:古代对天地四方的总称。
轩辕弓剑:象征黄帝的神器。
无人识:无人知晓或理解。
东海青童:神话中的人物,可能代表使者或者消息的来源。
翻译
黄帝初成仙道,离开鼎湖已过三千年。
他在三十六个仙境漫游,洞中的日月星辰相连如画。
他驾驭龙凤游览天地八方,轩辕的弓箭无人能识,东海的青童传递消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人轩辕黄帝得道成仙后,游历天界的奇妙景象。开篇“初得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主旨,而“鼎湖一去三千年”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强调了仙境与凡尘世俗时空观念的巨大差异。

接下来的“周流三十六洞天”和“洞中日月星辰联”,细腻地描绘了仙人游历各个洞天,洞中不仅有自然界的景物,还有日月星辰,这些元素通常被认为是神秘而超凡脱俗的存在。这些描述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仙境的想象和向往。

“骑龙驾景游八极”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自由与威严,通过乘坐龙、驾驭风景进行旅行,达到了宇宙的边缘——八极。这个意象强调了仙人权力无边且行踪不定。

“轩辕弓剑无人识”则透露出一丝神秘与孤独,即使是传说中的圣君轩辕黄帝的武器也不为世人所知,反映出仙境的超然物外和难以为凡人才理解。

最后,“东海青童寄消息”,通过仙童这个角色传递了仙界对凡间的关怀。东海在古代神话中常与仙境相连,这里提及东海,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信息来源的神秘性和权威性。

整首诗语言华丽,想象力丰富,是一篇描写仙境生活和仙人形象的典型作品。通过对仙人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董侍郎蒙泉书院

一室可忘老,四窗宜读书。

但教樽有酒,莫问食无鱼。

客子家何在,明朝岁又除。

思归徒自苦,安处即吾庐。

(0)

宿农家

门巷规模古,田园气味长。

小桃红破萼,大麦绿衔芒。

稚犬迎来客,归牛带夕阳。

儒衣愧飘泊,相就说农桑。

(0)

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其一

表表魁梧相,面如田字方。

早宜朝玉陛,犹自绾铜章。

上挹叶丞相,近瞻商侍郎。

风流接前辈,偃室有辉光。

(0)

峡山二首·其一

山近江如束,林深路欲迷。

平沙印虎迹,绝壁听猿啼。

绿水人谁钓,黄茅地可畦。

幽居堪避世,何必武陵溪。

(0)

南剑溪上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篙。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0)

所闻二首·其二

右席须贤久,丹书几度催。

贼惊中使转,人望相公来。

问政曲江宅,调羹庾岭梅。

莫因多病后,虚出应三台。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