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春宵有感(其五)》。诗中通过月落和夜长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孤独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夜难寐的景象。月亮已经落下,但时间却仿佛没有尽头,让人感到无边际的漫长和孤独。这是诗人借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常见手法。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居或生活在偏远之地的人,而“春自感”则表达了他们独自体会春天的情感和氛围。而“莺燕亦何知”中的“莺燕”,通常指的是小鸟,是春天常见的景象。诗人用这些形象来传递一种深深的孤寂与无奈,即便是自然界中最懂得享受春日之美的小动物,也不可能理解人类内心复杂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活孤独以及无法与他人共鸣的深刻感慨。它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深邃意境,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佳作。
出门厌交情,袖手看世故。
纷纷驹过隙,忽忽豹隐雾。
生平喜退缩,未到心已悟。
尚馀好事人,相就讨新句。
虽非琢肝肾,终自费调护。
君看雪霜根,岂受桃李妒。
胥疏老支离,肮脏旧宾傅。
何由两行缠,远泛一大瓠。
从君乞妙语,一洗诗酒污。
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
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
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
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
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
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
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
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
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
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
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
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
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
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
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
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
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
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
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
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
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
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
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宋·吕本中】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7A43BBVe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