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秋后苦嫌迟,犹胜秋前不雨时。
炎熇障天愁漠漠,焦枯被野叹离离。
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
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
雨来秋后苦嫌迟,犹胜秋前不雨时。
炎熇障天愁漠漠,焦枯被野叹离离。
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
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
这首诗名为《喜雨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与喜悦之情。
首句“雨来秋后苦嫌迟”,表达了对雨水迟到的无奈与期盼,但紧接着一句“犹胜秋前不雨时”,转折中流露出对无雨之秋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
“炎熇障天愁漠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难耐的情景,用“障天”和“愁漠漠”两个词组,生动地表现了炎热天气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和忧虑情绪。
“焦枯被野叹离离”则进一步描述了干旱给大地带来的荒芜景象,通过“焦枯”和“离离”这两个词组,形象地展现了土地因缺水而干裂、植被稀疏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切关注。
“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两句,诗人以牛羊和老幼为对象,表达了雨水对于缓解旱情、满足生计的重要作用。通过“慰”和“聊充”两个词,既体现了雨水的及时与珍贵,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坚韧。
最后,“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带来丰收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豁达态度。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十载归陈留,每每思故园。
未识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见吾夫子,逢节慕亲恩。
伤心不敢语,幸有椿堂存。
视媳如弱女,义训谆谆言。
凡为妇道者,德谦礼义纯。
优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温。
克勤亦克俭,所闻敢不尊。
谁料今夏时,变幻更莫论。
山颓天忽倾,伤心复断魂。
耿耿肺腑碎,泪痕变血痕。
几度悲往事,无语望黄昏。
衰草被长阡,松柏围古墩。
罪重复何说,哀哀守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