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状奇险,咫尺见清幽。
鸟下疑灵鹫,僧过认沃洲。
危遮虚槛月,冷夺远峰秋。
始信红尘里,豪家有胜游。
檐前状奇险,咫尺见清幽。
鸟下疑灵鹫,僧过认沃洲。
危遮虚槛月,冷夺远峰秋。
始信红尘里,豪家有胜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站在檐前,眼前的小山虽然奇特险峻,却展现出咫尺之间的清幽之境。他看到鸟儿轻盈地落下,仿佛是仙灵的鹫鸟降临,僧侣经过时也会误以为这是沃洲那样的佛教圣地。月光透过高高的栏杆,投下斑驳的影子,增添了山的神秘感;而山的冷峻似乎能与远处的秋峰争胜,寒气逼人。诗人由此感叹,在繁华的红尘世界中,竟然有这样一处豪家的隐秘胜地,让人得以暂时逃离喧嚣,享受宁静的雅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敬畏和欣赏。
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
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
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
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
我登君子堂,主人盛文物。
中筵列彝鼎,四壁罗书帙。
置酒高宴会,众宾时促膝。
高谈三百篇,下笔无壅窒。
陶写性情馀,深入义理窟。
空山风雨鸣,落叶秋瑟瑟。
主醉客亦醉,卧予芝兰室。
明日拂衣去,长歌返蓬荜。
桓山禽,远别离。养女羽翼长,岁暮将安之。
路难不顾返,横绝四海湄。
昔年凤死百乌集,白日哭吊声凄悲。
贤圣闻之泪亦堕,古人胡颜掩蔂梩。
别离苦,天梦梦。孤坟万里,冠带蒿蓬。
一剑挂树,哀鸣求雄。宁辞父母体,化为西飞鸿。
呼天泣以血,月坠青城空。
山头还见月东出,何时见我泉下翁,吁嗟乎苍穹!
刘郎读书如学仙,朝不出户夜不眠。
时闻破窗风雨夜,正是澄心对圣贤。
苕溪王子图景象,敬亭山色青连天。
执经念子最清苦,亹亹论道心相传。
鸡鸣喈喈天欲曙,疏棂萧飒寒声度。
庭前漂麦总不知,屋上捲茅宁复顾。
人生穷达那可知,玉堂金马自有期。
青藜他日夜相访,却忆破窗风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