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八首·其一》
《感事八首·其一》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天山戎马本天骄,入贡能轻道路遥。

底事内兵翻作乱,祸胎疑自武宗朝。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事八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这首诗,边贡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首句“天山戎马本天骄”,开篇即以“天山”、“戎马”、“天骄”三个词组描绘出一幅辽阔壮丽的边疆景象,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天骄”一词源自匈奴族的称号,这里泛指边疆地区的民族或势力,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勇猛剽悍的形象。

次句“入贡能轻道路遥”,则转而探讨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入贡”指的是边疆民族向中原王朝进献礼物,以此来维持双方的和平与交流。然而,“能轻道路遥”却揭示了这一过程的艰难与复杂性,暗示了边疆与中原之间地理上的遥远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的“底事内兵翻作乱”,直接点出了边疆问题的深层原因。这里的“内兵”可能是指中原内部的军队,也可能暗指中央政府对边疆政策的调整或失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动荡局面的忧虑,以及对导致这种动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

最后一句“祸胎疑自武宗朝”,将话题进一步引向历史,指出边疆问题可能源于某个特定时期,即明朝武宗在位期间。这里的“祸胎”比喻潜在的祸患或问题的根源,暗示边疆问题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有着历史的积淀和深层次的原因。通过这句话,边贡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反思,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边疆与中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边贡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揭示了边疆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其作为诗人兼学者的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题徐氏子所藏四贤帖

十年寻梦旧江湖,岁晚寻幽爱此居。

今日门前山色好,客来衔袖有文书。

(0)

题汪伯时家藏颜鲁公书裴将军帖

诗成小见英雄手,笔落能令风雨惊。

万古言言有馀烈,从今词翰岂虚名。

(0)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其二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分两派开。

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0)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五

闷杀楼居隘似囚,一楼四壁障双眸。

趁晴下得楼来看,又被西风赶上楼。

(0)

和子长见招韵四首·其一

攻击愁城从事里,消磨日月手谈中。

不缘我辈真风味,安得尊前笑语同。

(0)

和丁端叔书怀韵二首·其二

春江稳去趣东归,折尽亭前杨柳丝。

我欲吴江办投劾,与君花下说襟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