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廷拜表荷垂询,便觉桑榆景一新。
天语蔼然由至性,人生乐处在彝伦。
感深舜慕钦仁孝,世际尧年有寿民。
此去河清应稳渡,恩波直送五湖春。
彤廷拜表荷垂询,便觉桑榆景一新。
天语蔼然由至性,人生乐处在彝伦。
感深舜慕钦仁孝,世际尧年有寿民。
此去河清应稳渡,恩波直送五湖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陈情乞养纪恩二首(其一)》。诗中以“彤廷拜表荷垂询”开篇,描绘了诗人向朝廷呈递奏章,受到皇帝垂问的情景。接着,“便觉桑榆景一新”,表达了在得到皇帝关注后,内心感到焕然一新的喜悦之情。
“天语蔼然由至性”,诗人赞美皇帝的话语充满了慈祥与真诚,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仁德之心。“人生乐处在彝伦”,则强调了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对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接下来,“感深舜慕钦仁孝”,诗人以古代圣君舜帝为例,表达了对仁孝品德的深深敬仰和向往。“世际尧年有寿民”,进一步阐述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人民能够享受到长寿与福祉的美好愿景。
最后,“此去河清应稳渡,恩波直送五湖春”,诗人预示着自己即将前往的地方将会风平浪静,如同得到了皇帝的恩泽,如同春风般温暖地送至五湖四海,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
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
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
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
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
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
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