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辨老》
《戏辨老》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

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ànlǎo
sòng / chùquán

jīngchénjiěhuàqiūyángliúhuǒshùyīn

zhéyāowèichūyǒuqīnjiànyuānmíngguī

翻译
不只是京都的尘土懂得化解衣裳的华丽
秋日阳光炽热,树荫稀疏
注释
京尘:京都的尘土,比喻繁华或世俗。
化衣:化解衣裳的华丽,意指世俗的繁复消磨。
秋阳流火:秋日强烈的阳光。
树阴稀:树荫变得稀疏。
折腰:弯腰,这里指屈服于生活压力。
为米初何有:为了生计最初时的艰难。
亲见:亲眼看到。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负弩归:背着弓箭回家,典故,表示陶渊明归隐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意境。开篇“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将诗人的衣物与自然界相联系,表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京尘"通常指代繁华都市的尘世,这里“解化”则意味着脱离了那尘世间的纷扰。“秋阳流火树阴稀”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秋日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暖的氛围。

接着,“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景象。“折腰为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为了生计辛勤劳作的情形,而“亲见渊明负弩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高士如渊明(即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景仰。这里,"亲见"二字,虽表面上是说亲眼所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理想中的追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古人,以隐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新建侯王守仁·其二

臣惟贼不遗君父,麟阁丹青视等闲。

义旅风驰樟树镇,野心云恋九华山。

残兵络绎舆尸苦,诸将淋漓战血斑。

付与龙江江外路,凯歌人报献俘还。

(0)

东莞伯何真

钞悬十千募擒贼,王成之奴缚主出。

如数予钞赏不虚,随具汤镬烹于车。

扬旗伐鼓吁尔众,奴叛主者罪深重。

呜呼缣囊夜络彭宠头,裂地曾封不义侯。

侯兮侯兮乃不义,起自贼中铜马帝。

(0)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其三

百草千花日夜新,此君林下始知春。

虽无令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0)

谢石林赠湖石次其韵

怪石曾听法,来从不二门。

玲珑浮磬韵,斑驳古苔痕。

池月岩边上,春云水面屯。

微尔能辍赠,此意向谁论。

(0)

三斗葱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

宁食三斗葱,不见屈突通。

屈突通,生勋第一死谥忠,只惜面缚来河东。

(0)

登八卦城楼怀古

海客秋惊病眼苏,江城西上眺平芜。

频年芦荻生高垒,往日旌旗入小孤。

天险几曾供饮马,山形依旧绕飞乌。

遗文蛇鸟谁相识,落日征人按昔图。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