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与世俗的态度。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这里以“乞骸”(骨骼)为喻,指不追求虚名;“凝香”则象征高雅之物。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抵制和超脱。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通过牛角做成的简陋书册与家中普通饮食,与一般人追求豪华的学习工具和美味佳肴相比较,诗人赞扬了朴素生活的价值。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没有喜鹊带来消息,反而是家中的简陋物品如悬挂的鹑鸟和画着海图的箱子,更能引起诗人的兴趣。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诗人尊崇古圣先贤(如孔子),希望能够早日回归到他们的智慧之中。最后,“村翁”指的是生活在田园中的老者,他们可能对世事有所迷惑,但诗人自己却显得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与世俗价值观念的选择,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州可以望天地,黄河之水何恍忽。
为此筑台临其涯,坐看月生复月没。
今年中秋地无云,绿烟溟濛海月发。
金流水波贝宫涌,蛟龙出游争海月。
我欲乘槎捉蛟龙,浪高力微惧灭殁。
呜呼灭殁不足惜,只恐竟无益。
无锡钱少阳,招我栖锡山。
江上千万峰,袅袅凌江关。
下有震泽湖,旁有太伯湾。
昔时苏公慕阳羡,阳山锡山对相见。
我独何为阻兹游,西风吹心落吴甸。
我问钱少阳,汝今在何所。
振辔金马门,看花曲江浒。
徐庶竟辞刘,张翰忆吴州。
鹅湖云屿间,鸿山林树秋。
我今放浪黄河隅,遥忆白粲心郁纡。
几时弹剑赋归来,与尔共醉芙蓉湖。
孤鹤无下朋,达人有高步。
出入凌紫氛,翱翔在天路。
白玉城中十二楼,明月夜上珠帘钩。
飒沓歘降万羽节,蚴蟉或见双花虬。
鸟喙者谁发蓬首,问之云是西王母。
玻盘巳进昆崙桃,金壶复泻长生酒。
下视黄蒿鹪鴳飞,争安竞稳一枝依。
垂天更忆扶摇翼,六月谁知变化机。
疾风六月树枝折,火云累锤白絮裂。
城南老夫正高卧,荒郊款段苏生过。
尘埃满面髸发乱,手携清壶来饷我。
季子才名三十年,射杨百发百叶破。
逢时幸首南宫荐,塌翮尚忍西山饿。
丈夫生世古难同,苏也巷西我巷东。
追寻不计褦襶热,淹留秪恨金尊空。
君不见昨朝雨雷今则风,世事反覆谁豫通。
得时无誇好身手,失意岂必皆愚蒙。
野池纷披莲半红,黄鹂噤语空林中。
劝子尽醉休匆匆,人生几何吾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