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一》
《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中州可以望天地,黄河之水何恍忽。

为此筑台临其涯,坐看月生复月没。

今年中秋地无云,绿烟溟濛海月发。

金流水波贝宫涌,蛟龙出游争海月。

我欲乘槎捉蛟龙,浪高力微惧灭殁。

呜呼灭殁不足惜,只恐竟无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一)》描绘了中州之地的壮丽景色和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诗的开篇以"中州可以望天地,黄河之水何恍忽"起笔,展现出中州大地的开阔与黄河水势的浩渺,给人以壮阔之感。

接下来,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这自然景象,特意筑台于黄河之畔,"为此筑台临其涯,坐看月生复月没",表达了对月色变化的专注与享受。中秋之夜,"今年中秋地无云,绿烟溟濛海月发",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薄雾,犹如海上的明珠,景象清幽。

诗人进一步想象黄河水波中仿佛有贝宫涌动,蛟龙出没争逐月影,"金流水波贝宫涌,蛟龙出游争海月",运用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然而,诗人也流露出想要亲自探索的愿望,"我欲乘槎捉蛟龙",但又因风浪太大而感到力不从心,担心"浪高力微惧灭殁"。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未知的追求虽有风险,但更担忧的是探索无果,"呜呼灭殁不足惜,只恐竟无益",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我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天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0)

和高平朱(一作米)参军思归作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坐见萋萋芳草绿。
遥思往日晴江曲。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
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0)

送元诜还江东(一作送太常元博士归润州)

过江秋色在,诗兴与归心。
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
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寻。

(0)

题苏许公林亭(一作钱起诗)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
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0)

送李秀才归江南(一作送孙革及第归江南)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0)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