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依石壁,杂踏至河隈。
清镜分霄汉,层波溅碧苔。
日长定九数,发白考三才。
天贶名犹鄙,居心思道该。
水源依石壁,杂踏至河隈。
清镜分霄汉,层波溅碧苔。
日长定九数,发白考三才。
天贶名犹鄙,居心思道该。
此诗描绘了泉源石壁的壮丽景象。首句“水源依石壁”,以“依”字生动地展现了泉水与石壁的紧密关系,仿佛泉水是石壁的一部分,自然和谐。接着“杂踏至河隈”,“杂踏”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汇聚的动态美,至河隈则暗示了水流的最终归宿,形成了一幅流动与静止交织的画面。
“清镜分霄汉,层波溅碧苔”两句,将泉水比作清镜,不仅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霄汉在这里象征着天空,清镜分割霄汉,既表现了水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水的纯净高远。而“层波溅碧苔”则通过层层叠起的波浪与碧绿的苔藓相映成趣,展现了水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日长定九数,发白考三才”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日长定九数,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循环,发白考三才则可能寓意着岁月的沧桑和对天地人三才的思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最后,“天贶名犹鄙,居心思道该”两句,表达了对命名的谦逊态度和内心的追求。天贶即上天的赐予,名犹鄙意味着对所赐之名的谦虚,居心思道则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道的追求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