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岳》
《南岳》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古风

它国西南隅,亘地岣嵝外。

奇峰七十二,主客雅相对。

辙在想虔游,铭知知禹会。

(0)
注释
它:指代某个国家。
国:国家。
西南隅:西南边境。
亘地岣嵝外:横跨岣嵝山之外的土地。
奇峰:奇特的山峰。
七十二:数量众多。
主客:主峰与其他山峰。
雅相对:相互映衬,显得优雅。
辙:想象,设想。
虔游:虔诚的游览,指对山水的敬仰和探索。
铭知:铭记,深深记住。
禹会:大禹会盟,古代传说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翻译
它国位于西南边陲,延伸至岣嵝山之外。
那里有七十二座奇特的山峰,主峰与其余山峰相互映衬。
我想象着虔诚的游览,铭记着大禹会盟的历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峰、地势的细腻描述,展现出自然之美与神秘。"它国西南隅"直接指向了诗人所面对的地域,即南岳的方向。"亘地岣嵝外"则描绘了一片开阔而崎岖的地貌,给人以广阔与深远之感。

"奇峰七十二"中的数字,或许象征着完美、齐整,也可能是对南岳众多奇特山峰的一种概括。"主客雅相对"则表达了这些山峰之间和谐而又独特的关系,宛如宾主交错,各具特色。

"辙在想虔游"中的“辙”字指的是车轮留下的痕迹,这里用来形容古人登山留下的足迹。"铭知知禹会"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缅怀,"铭"字意味着记忆和铭刻,而"知禹会"则是在提及中国古代圣王大禹治水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感和文化自信,是一首融合了山水之美、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答近夫思道

忆昔三吴共临眺,上山不用杖藜扶。

只今卧病难行立,闻尔加飧定有无。

千里音尘双涕泪,万方忧患独泥涂。

蛮烟朔雪催人事,愁对城南鹅鸭湖。

(0)

雁宕山中

丹崖侧叠窥欲颓,拊石扪萝鸟道回。

沧海客心长自远,锦溪秋色是重来。

灵湫水激风云湿,昧谷春生鸿雁回。

更上南山望双阙,葱葱云气护蓬莱。

(0)

访遂初宿南高峰下

天末逢秋惊客心,只看商意动高林。

修篁细叶迎风乱,翠栝繁条傍石阴。

江上钓缗青眼底,年来净叶碧山深。

东归喜有王摩诘,辋口柴门许独寻。

(0)

汎西崦宿光福寺

西崦山前飞白鸥,东洙江上春事休。

已无梅花刺我眼,赖有太湖消客愁。

独爱老僧眠水寺,为寻芳芷步汀洲。

风尘豺虎匝江汉,西望长安生隐忧。

(0)

寄近夫黄门

忆自吴门再相见,风波希阔两年馀。

天边此日歌凤鸟,海上何时烹鲤鱼。

巢父掉头终已矣,士元展足近何如。

秣陵云树三千里,未得从君赋卜居。

(0)

答陈天游

淑气回南纪,文星傍省堂。

犹县沧海月,留照紫薇郎。

学道防衰晚,愁时应帝王。

思君直咫尺,一夕鬓毛苍。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