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能来独倚阑,寺门一步一盘桓。
松声自养山中静,石气难消雪后寒。
断塔仰空犹射日,古泉入定不生湍。
翠微佳处知多少,留与回车取次看。
衰病能来独倚阑,寺门一步一盘桓。
松声自养山中静,石气难消雪后寒。
断塔仰空犹射日,古泉入定不生湍。
翠微佳处知多少,留与回车取次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衰病之时独自游览西山碧云寺的情景。首句“衰病能来独倚阑”,写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仍坚持前来欣赏美景,倚靠栏杆,流露出坚韧的人生态度。接下来,“寺门一步一盘桓”表达了诗人对寺内景致的深深凝视和沉思。
“松声自养山中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松涛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尤为清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石气难消雪后寒”则通过雪后的寒冷和石头的气息,渲染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意境。
“断塔仰空犹射日”描绘了一座残破的古塔依然挺立,直指苍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生命的顽强。“古泉入定不生湍”则写出了泉水静静地流淌,仿佛在禅定中保持着永恒的平静。
最后两句“翠微佳处知多少,留与回车取次看”,诗人感慨山中翠微之景无数,值得慢慢品味,期待着下一次的探访。整首诗以个人感受和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病起东风后,愁时自掩门。
所怀人不见,孤负酒盈樽。
避世从渔父,丰年祝稻孙。
茶烟吹灶湿,花影荡帘昏。
中散常多虱,商丘且牧豚。
穷居劳复问,古道更谁敦。
有剑空成缺,无环可报恩。
蓬蒿栖一室,池草梦诸昆。
容鬓烽尘改,沧波日夜奔。
龙山今夕雨,应长过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