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萤腐草化,芝菌出枯朽。
形质但变迁,中有一物久。
秋萤腐草化,芝菌出枯朽。
形质但变迁,中有一物久。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萤火虫与腐草的互动,以及芝菌在枯朽中生长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暗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唯有某种内在的本质或精神("中有一物久")是持久不变的。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对生命短暂与永恒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富有深意。
独行桂林雪,遥望衡山云。
骥子别我去,定过湘江濆。
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
天低洞庭野,日落长沙树。
翩翩北飞雁,杳杳南去舟。
昨朝发陆口,几日出袁州。
千里杉关道,路平到家好。
手持一缄书,为访山中老。
归来蓝涧滨,綵衣照新春。
上堂拜慈母,一一说远人。
远人苦思归,发短日已白。
惟有忧国心,持之比金石。
我无负郭田,种杏溪南山。
清泉足洗耳,瑶草堪怡颜。
我纵未得归,为我谢耆旧。
早晚脱朝簪,云林扫丹臼。
脩竹生夜凉,华轩淡秋色。
露华洗苍翠,冰影含清白。
恍然天地空,似与琼楼通。
群仙列翠葆,六花散天风。
爽气集庭皋,寒声动林杪。
龙吟瑶水暮,凤舞霜台晓。
点点苍梧云,萧萧嶰谷春。
聊歌郢中曲,赠尔淇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