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名为《枉系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曾家子和姬公旦两人的怜悯之情。这两位可能经历了一些不幸或者误会,而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这两句说明诗人对于曾家子的遭遇感到惋惜,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怀疑过。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这里的“鸱鸮”指的是一种夜间发声的鸟,常用来比喻不祥之音或是非之声。这里表明诗人同情姬公旦可能遭受了不实之词的诽谤。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这两句强调了臣子的忠诚和孝道,而君王则可能被谗言所迷惑,导致对臣子有误解。
最后两句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描述了一种骨肉分离的悲痛,以及诗人怀着忧愁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同情和对忠良遭遇不幸的感慨之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
秋日枉诗今未报,窗外梅花开正闹。
君麾日驻海头城,我老犹思雪中棹。
横琴山外晓风清,万里沧茫见日生。
高标铜柱千年在,犹见君家旧勒铭。
君流膏泽周遐邑,已饥已溺常汲汲。
如何歌颂满天南,终日思归时伫立。
思亲翘首望云飞,更许轻骑到小扉。
贫家客至无多地,已命山童拂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