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蒙庄,卮言枉吊,笑尔何知。
既使我其然,焉能免此,如君之说,抑又奚为。
幸未凋零,先为飘荡,究竟鱼还死水湄。
早辜负,却桃花春水,杨柳秋堤。欲抛抛付伊谁。
真避影、银镫只浪吹。
便一枕蝶轻,还黏粉趐,三眠蚕稳,仍惹缫丝。
去则难留,留原难却,一线纹生玩月犀。
唯片晌,耐板桥霜迹,茅店荒鸡。
为问蒙庄,卮言枉吊,笑尔何知。
既使我其然,焉能免此,如君之说,抑又奚为。
幸未凋零,先为飘荡,究竟鱼还死水湄。
早辜负,却桃花春水,杨柳秋堤。欲抛抛付伊谁。
真避影、银镫只浪吹。
便一枕蝶轻,还黏粉趐,三眠蚕稳,仍惹缫丝。
去则难留,留原难却,一线纹生玩月犀。
唯片晌,耐板桥霜迹,茅店荒鸡。
这首词是王夫之以骷髅图为题材,对梅花道人的观点进行反驳和深化的一首作品。词中,他批评了梅花道人对骷髅图的鄙陋理解,并通过“为问蒙庄,卮言枉吊”表达对道人过度解读的质疑,暗示其未能深入理解骷髅图背后的深意。
“既使我其然,焉能免此”揭示出作者认为即使骷髅图象征死亡,也无法避免人生的无常。接下来,“幸未凋零,先为飘荡”表达了对骷髅图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指人生如流水,难以停留。
“早辜负,却桃花春水,杨柳秋堤”借景抒情,惋惜骷髅图未能享受生命的美好,反而被闲置,失去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机会。
“欲抛抛付伊谁”进一步强调骷髅图无人赏识的境遇,而“真避影、银镫只浪吹”则描绘了它孤独无依的境况。词中通过“一枕蝶轻”、“三眠蚕稳”等意象,展现了骷髅图在寂寞中的状态。
“去则难留,留原难却”表达了对骷髅图命运的无奈,而“一线纹生玩月犀”则暗示了骷髅图中可能隐藏的哲理或艺术价值。最后,“唯片晌,耐板桥霜迹,茅店荒鸡”以寂静的冬夜景象收尾,寓意骷髅图虽遭冷落,但仍保持着静默的尊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骷髅图为载体,探讨了生命、存在和理解的深刻主题,体现了王夫之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见解。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
廉者为我廉,何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